
新闻中心
联系我们
传真:0755-23571206
地址: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壆岗社区大壆工业区环镇路8号C栋2楼
国内外贴片机性能研究
分类:
公司新闻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18-12-24
访问量:
128
国外的贴片机研制技术一直走在前列,如日本的松下、雅马哈、富士,韩国的三星,德国的。 西门子,美国的环球,荷兰的飞利浦等都已开发出非常成熟的产品系列[3]。
美国乔治亚州理工学院的D.A.Bodner,M.Damrau等利用VirtualNC仿真工具,以电子贴装设备Siemens80S20为原型机,建立了相应的数字化样机模型,如图12所示。以贴装系统、送板机构、送料系统三大核心组件为基础,对整机性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,分析了影响贴装速度的因素以及怎样取得最少的贴装周期时间。
德国埃尔兰根大学的Feldmann与Christoph基于多体仿真的思想,集成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、有限元分析软件、控制仿真工具,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多体仿真分析平台,如图13所示。以两门子SiplaceF4贴片机为原型机,建立了贴片机的多体仿真数字化样机模型,对贴片机运动物体特性、挠性、振动特性以及热变形等进行了研究。其中重点介绍了在柔性体上建立线性约束的方法,并利用ADAMS/ENGINE模块中的"TimingMechanism"建立了电机驱动齿形带的仿真模型。
英国诺丁汉大学的MasriAyob博士从改善取片--贴片操作、增强运动控制、吸嘴选择和送料器装配等方面入手,研究了多头顺序式贴片机的优化问题。
贴片机曾是我国"七五"、"八五"、"九五"、"十五"计划中电子装备类别的重点发展项目之一。
20多年来,国内一些研究所、大学、工厂开展了SMT生产线中各种设备(指丝印、贴片、焊接等设备)的研制工作。
从1978年我国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开始,电子部二所就开始了贴片机的研发工作,以后有电子部56所、电子部4506厂、航天部二院、广州机床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分别进行了研制,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。虽然这些研究成果没有实现产业化,但为后来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国内现有或进行过贴片机研发、生产的企业有:羊城科技、熊猫电子、风华高科、上海现代、上海微电子、深圳日东等。羊城科技从贴片机的低端市场出发,面向围内中小电子企业、科研院所等单位,自主研发,成功研制出SMT2505贴片机,并与西安交通大学、中南大学等展开合作,在自主研发产品基础上,采用数字化样机研究于段,进行了针对贴片机性能的系统研究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不过与国外机型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,而且因资金问题,产品尚未进入批量生产阶段。其它的研究企业也进行了贴片机的研制,完成各自的研制课题和样机,取得了一定的成果。由于贴片机的技术含量高,研发周期较长,投入大,因此大部分中小企业对贴片机的研发工作仍停留在样机阶段,无法将产品应用到生产线上去。
国内大专院校对贴片机的研究工作也一直末停止过,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闫红超、姜建国等采用改进混合遗传算法进行了贴片机装配工艺优化的研究;两安交通大学的李蕾、杜春华等对贴片机视觉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;西南交通大学的杨帆研究了SMT贴片机的定位运动控制;龙绪明对贴片机视觉系统进行了综述;山东大学的刘锦波基于视觉研究了楔型贴片机运动控制系统;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莫锦秋、程志国、浦晓峰等研究了贴片机的控制系统,CIM研究所的曾又铰、金烨研究了贴片机的贴装优化问题,微电子装备研究所的于新瑞、王石刚、刘绍军研究了贴片机系统的图像处理技术问题,自动化研究所的田福厚、李少远等进行了贴片机喂料器分配的优化及其遗传算法研究;华中科技大学的汪宏昇、史铁林等从视觉与图像方面进行了贴片机的相关研究;华南理工大学与风华高科合作,从视觉检测、图像处理、运动控制系统、效率优化等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。
来技机电欢迎您的咨询:
电话:0755-81777536 13823291658 联系人:廖继光(经理)
电话:0769-83666616 13725718618 联系人:谢小姐
电话:0769-83666612 13827254916 联系人:刘小姐
E-mail:13827254916@163.com 联系人:刘小姐
E-mail :laiji999@163.com 联系人:廖继光(经理)
公司网址:www.laiji.com.cn
关键词:
上一篇
下一篇